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性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早期诊断及不同创伤评分系统对其预测价值.方法采用不同的评分方法对100例危重创伤患者的组织损伤程度、伤后生理状态、整体病情变化、器官功能改变及预后预测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结果 治疗组中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APTT恢复时间较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154,P<O.05;t=2.756,t=2.84,P均<0.01);伤后MOF组的ISS和SSS分值明显高于非MOF组(t=2.254 t=2.756,P均<O.05),生存组ISS、APACHE II、SSS、TRISSRT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t=2.314.t=2.246.t=2.354.t=2.216.P均<O.05).结论在多发伤中运用损伤控制能明显提高严重创伤的生存率,应作为多发伤处理广泛遵守的原则.
推荐文章
急救体系与损伤控制外科在提高多发伤抢救成功率中的作用
急救体系
损伤控制外科
多发伤
抢救
作用
移动创伤评分系统在卫生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创伤评分系统
移动设备
应急救援
预见性护理在多发伤合并脊柱损伤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多发伤
脊柱损伤
预见性护理
急救
护理程序在多发伤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护理程序
多发伤
院前急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创伤评分系统在损伤控制外科多发伤急救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中外健康文摘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创伤严重度评分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发伤
年,卷(期) 201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6
页数 分类号 R641
字数 280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5085.2010.23.09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署湘 广东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
创伤严重度评分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发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健康文摘
周刊
1672-5085
11-5062/R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D8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533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514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