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多孔配位化合物作为一种很有研究潜力和发展前途的CO2的选择性吸附材料,合成得到两个纳米级孔洞[Zn4Nd2(L1)4(1,4-BDC)2](NO3)2·2Et2O·4H2O(1)(异六核)和[Zn8(L2)4(H2O)4](2)(八核)化合物;其孔洞尺寸分别为10×5 nm和5.4×4.7nm,均大干CO2分子的动力学半径(3.30A);通过不同气体的吸附性能测定,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对CO2的选择性吸附;并分析得到纳米孔洞尺寸的设计及孔道内部微观作用力的引入,势必为彻底解决CO2的选择性吸附的有效途径之一.
推荐文章
CO/N2/CO2在MOF-74(Ni)上吸附相平衡和选择性
MOF-74(Ni)
吸附
一氧化碳
吸附选择性
二元混合物
高选择性二元金属材料电化学 还原CO2 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
合金材料
电催化
选择性
催化活性
CO/CO2加氢高选择性合成化学品和液体燃料
合成气
二氧化碳
加氢
费托合成
分子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选择性吸咐CO2的纳米孔洞材料
来源期刊 科学时代(上半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纳米级孔洞配位化合物 动力学半径 微观作用力 CO2的选择性吸附与脱吸
年,卷(期) 2010,(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78
页数 分类号 TB3
字数 386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兴强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11 19 3.0 3.0
2 宋智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3 刘帅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4 海玉琰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5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纳米级孔洞配位化合物
动力学半径
微观作用力
CO2的选择性吸附与脱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时代
半月刊
1005-250X
46-1039/G3
16开
北京市
24-165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981
总下载数(次)
66
总被引数(次)
79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