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颌角截骨术中下颌角周围的动脉损伤较常见,但下颌后静脉壁薄,位置较深,也容易受到损伤导致出血,有关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研究国内外文献报道甚少.目的:观测下颌后静脉的组成、属支、回流及其与面神经、下颌角等结构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20例(40侧),找到并修洁下颌后静脉及其属支,观察测量下颌后静脉的组成、属支、回流及其与面神经、下颌骨等结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下颌后静脉起点恒定,其长度平均值为(4.51±2.01)cm,起始部外径平均值为(0.52±0.28)cm,34侧由颞浅静脉和上颌静脉合成,6侧直接起于颞浅静脉.依其回流及走行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分为前后支,前支大部分汇入颈内静脉,小部分汇入颈外静脉;后支则与耳后静脉结合汇入颈外静脉;另一种不分前后支,直接与耳后静脉结合汇入颈外静脉.②下颌后静脉的属支及其出现率为面横静脉88%,下颌关节静脉98%,腮腺后静脉95%,耳前静脉58%,茎突静脉43%等.⑧88%下颌后静脉位于面神经上、下于及其分支的内侧.下颌后静脉与面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近于十字形交叉,它们之间多直接相贴.④下颌后静脉及其属支形成的弧形结构紧贴下颌角下缘及后缘行走的占75%,与下颌角最低点有一定距离(平均值为0.58 cm)的占25%;在下颌支后缘中下段,100%的下颌后静脉及其属支与下颌支后缘紧密相邻,静脉壁与骨皮质仅隔以菲薄的骨膜.而此处正是下颌角截骨线的位置,无论是剥离还是截骨时都容易损伤该静脉.
推荐文章
下颌骨骨折机理的解剖学研究
下颌骨
骨折
解剖
下颌骨外板截除术与下颌角全层截骨术用于下颌角肥大整形——附12例报告
下颌角
下颌骨外板截除术
下颌角全层截骨术
整形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三维重建
下颌后静脉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下颌后静脉
下颌角截骨术
下颌角
下颌骨的显微解剖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下颌骨
副孔
口腔肿瘤
微创外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颌角截骨修复与下颌后静脉的解剖学观测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下颌角截骨 下颌后静脉 颞浅静脉 上颌静脉 解剖学
年,卷(期) 2010,(4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3-9116
页数 分类号 R318
字数 13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48.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卫华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科研科 46 154 7.0 9.0
2 李鑫 成都医学院教学保障处 32 121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下颌角截骨
下颌后静脉
颞浅静脉
上颌静脉
解剖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