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应用多重刺激手段,模拟上班白领族遭受的常见复合应激因素,制备慢性应激性高血压(SIH)大鼠模型,为进一步探讨SIH的发生、发展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传统模型组(n=10)、自建模型组(n=10)及正常对照组(n=10).传统模型组接受足底电击结合工业噪声复合刺激,自建模型组应用不规则震荡、不良音乐、部分睡眠剥夺复合刺激法.正常对照组不接受应激刺激.建模时间为4周,在应激刺激0、7、14、21、28日(分别以D0、D1、D7、D14、D21、D28表示)测定各组收缩压及心率.第二十九日颈动脉插管取血4 mL,分离血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皮质醇水平,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结果:传统模型组收缩压在应激刺激第七天较基础值上升约15 mmHg,在第十四天达高峰(140.6±4.3)mmHg,而后略下降,但仍维持在高水平直至第二十八天;自建模型组SBP变化趋势与传统模型组类似,但上升时间及达高峰时间均晚1周;在观察期,正常对照组收缩压平稳.传统模型组及自建模型组心率在应激刺激1周后即开始增加,自第二周开始维持心率在较高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模型组及自建模型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不规则震荡、不良音乐、部分睡眠剥夺复合刺激法可成功诱发实验大鼠产生SIH,成功制备SIH大鼠模型.
推荐文章
应激动物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动物模型
应激
抗应激
建立
应用
高血压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高血压模型
造模方法
模型特点
血压升高机制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动物模型
行为学
BALB/c小鼠
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高血压
模型
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慢性复合应激诱发高血压动物模型的制备
来源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应激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
年,卷(期) 201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3525
页数 分类号 R332
字数 34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英凯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学研究所 13 108 8.0 10.0
2 钟航海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内科 3 2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应激性高血压
动物模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药卫生
半月刊
1009-5519
50-1129/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78-4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0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1404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