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静脉留置针贴膜固定与缝扎固定临时起搏电极的效果.方法 将90例安置临时起搏器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临时起搏电极采用缝扎固定,B组患者临时起搏电极采用静脉留置针贴膜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电极脱位率、局部疼痛和炎症反应.结果 (1)电极脱位情况:A组无脱位27例,轻度脱位8例,中度脱位4例,重度脱位1例;B组电极无脱位26例,轻度脱位7例,中度脱位5例,重度脱位2例,两组电极脱位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7,P>0.05);(2)A组无疼痛主诉患者5例,轻度疼痛22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3例;B组无疼痛主诉患者33例,轻度疼痛5例,中度疼痛2例,重度疼痛0例,两组局部疼痛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23,P<0.05);(3)A组无炎症反应患者17例,轻度炎症反应15例,中度炎症反应8例,无重度炎症反应者;B组无炎症反应患者32例,轻度炎症反应7例,中度炎症反应1例,无重度炎症反应者,两组炎症反应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72,P<0.05).结论 应用静脉留置针贴膜固定临时起搏电极方法简便易行,患者避免缝扎的痛苦,减少局部感染,易于接受.
推荐文章
主动与被动固定电极置入后心室起搏参数的对比分析
起搏电极
起搏器置入术
起搏参数
两种固定PICC导管方法的对比分析
固定方法
PICC导管
局部感染
床旁漂浮与非漂浮电极临时心内膜起搏效果对比——附158例报告
漂浮电极
非漂浮电极
起搏,心脏心内膜
床旁
两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效果观察
气管插管
丝胶布固定
纸胶布加棉绳固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临时起搏电极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临时起搏电极 固定 留置针贴膜
年,卷(期) 2010,(2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31-3332
页数 分类号 R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0.29.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艳飞 75 267 9.0 11.0
2 任越 11 28 3.0 4.0
3 赵文萍 45 123 6.0 7.0
4 尹博英 50 203 7.0 11.0
5 王春彦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5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时起搏电极
固定
留置针贴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