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对32例鼻腔黑色素瘤进行临床和病理(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资料观察.结果 临床症状为进行性鼻塞和或鼻衄,6例伴有轻重不等的头痛.12例临床诊断为鼻息肉、鼻窦炎,16例诊断为鼻肿瘤,4例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为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手段.生存时间为3-65个月.组织学特征为:黑色素瘤组织结构既有象癌的组织像,又有似肉瘤的组织像,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部分病例瘤细胞内外可见粗大的黑色素颗粒.4例电镜检查各种瘤细胞胞浆内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素小体.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HMB4590.6%、S-100100%、Vim71.9%、CK21.1%、EMA8.3%,LCA及Actin不表达.结论 鼻腔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生存期短,恶性度高.根据其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下特征,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推荐文章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9例临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小体
鼻腔
鼻窦
外科,手术
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5例研究报告
粘膜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组化
鼻腔鼻窦黏膜恶性黑色素瘤7例临床分析
瘤,黑色素
鼻腔
鼻窦
黏膜
鼻中隔
恶性黑色素瘤浸润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黑色素瘤
生物医学工程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
来源期刊 医学信息(上旬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鼻腔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电镜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3-94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5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粟占三 中南大学缃雅三医院病理科 24 79 5.0 6.0
2 吴贻平 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 2 15 2.0 2.0
3 周文 湖南省怀化市第五人民医院病理科 1 6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腔
恶性黑色素瘤
免疫组织化学
电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信息
半月刊
1006-1959
61-1278/R
大16开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001号旺座曲江G座10705号
52-98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7691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398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