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对小鼠渍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2.5%DSS 7d建立急性UC动物模型.将7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生理盐水,NS)组、美沙拉嗪组、嗜酸乳杆菌低剂量组(106CFU/ml)、嗜酸乳杆菌高剂量组(108CFU/m1)、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组,观察指标包括: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粘膜肉眼改变及病理组织学积分;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表达量;结果嗜酸乳杆菌可降低实验小鼠DAI积分和改善结肠组织损伤;与模型组、阴性对照组相比,嗜酸乳杆菌低、高剂量组、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组JNK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HSP70的表达增加(P<0.05),其中以嗜酸乳杆菌联合美沙拉嗪组效果最佳.结论 嗜酸乳杆菌和美沙拉嗪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都有治疗作用,且二者疗效相当;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NK的激活、增加结肠粘膜HSP70的表达有关.
推荐文章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锡类散
云南白药
十六角蒙脱石
保留灌肠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剂量选择
结肠炎,溃疡性
氨水杨酸
胃肠病用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医疗前沿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嗜酸乳杆菌 hsp70 JNK
年,卷(期) 201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4,14
页数 分类号 R574.62
字数 39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552.2010.22.0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恒 大同大学医学院 21 82 5.0 7.0
2 范敏 大同大学医学院 2 23 2.0 2.0
3 洪慧杰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67)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溃疡性结肠炎
嗜酸乳杆菌
hsp70
JNK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疗前沿
半月刊
1673-5552
11-5483/R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04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36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