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杨东河枢纽大坝工程地势陡峭,地质条件复杂,修路到达料场顶部进行料场开挖十分困难,因而杨东河水利枢纽大坝工程料场开挖是杨东河枢纽大坝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其规划的好坏是杨东河水电站能否实现2010年度汛目标及按期投产的关键.根据公司专家意见及经现场参建各方的讨论,现有花郎坪料场依据现场的地形条件无法满足大坝上坝强度要求,因此,增选了烧棒溪料场,并对烧棒溪料场的开挖进行了方案比选,采用了有效的"之"字形道路方案,使设备通达料场顶部,为料场开采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为下一步填坝工作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丫多河水库工程Ⅰ号料场采区开采规划
开采量
开采范围
剥采比
开采规划
梯段规划
爆破设计
料场剥离
料场开采
喜河水利枢纽的合理日调节
日平均流量
保证率曲线
设计最小通航流量
基本流量
调峰流量
喜河水利枢纽
长洲水利枢纽大坝外部变形观测
长洲
大坝变形
观测
垂直位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杨东河水利枢纽大坝工程烧棒溪料场规划及开采
来源期刊 中国西部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料场开挖 度汛目标 增选了烧棒溪料场 方案比选 "之"字形道路方案
年,卷(期) 2010,(2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
页数 分类号 TV5
字数 422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396.2010.20.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同港 4 0 0.0 0.0
2 刘延科 5 1 1.0 1.0
3 陈时彬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料场开挖
度汛目标
增选了烧棒溪料场
方案比选
"之"字形道路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西部科技
月刊
1671-6396
51-1633/N
大16开
中国成都237信箱(中科院成都分院)
62-223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85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874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