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目的 观察肿瘤引流区淋巴结(TDLN)细胞对自体瘤细胞体内杀伤作用.方法 将TDLN细胞分为3组进行培养:TDLN-Ⅰ组培养基中添加IL-2,TDLN-Ⅱ组添加IL-2+IL-4+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TDLN-Ⅲ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tAg).选择60只BALB/C裸鼠,用术中切取的食管癌组织块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将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IL-2组、TDLN-Ⅰ组、TDLN-Ⅱ组和TDLN-Ⅲ组,各6只,分别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IL-2及相应TDLN细胞.每周测量并记录一次裸鼠的肿瘤体积,5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瘤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实验的不同时间5组裸鼠肿瘤体积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020,P<0.01).进一步分析显示:空白对照组与IL-2组肿瘤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进行3、4、5周时TDLN-Ⅰ组、TDLN-Ⅱ组及TDLN-Ⅲ组肿瘤体积均较空白对照组及IL-2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DLN-Ⅰ组与TDLN-Ⅲ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DLN-Ⅲ组的肿瘤细胞凋亡率最高为(39.1±1.5)%.结论 TDLN细胞在体内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
推荐文章
食管癌TDLN细胞对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体内抑瘤作用
食管癌
裸鼠
肿瘤引流淋巴结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食管癌引流淋巴结细胞体外培养及其抑瘤作用的观察
食管肿瘤
淋巴结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杀伤率
食管癌相关淋巴结中淋巴细胞趋化因子受体7的表达及意义
食管癌
淋巴结
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受体7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管癌引流区淋巴结细胞裸鼠体内抑瘤实验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树突细胞 淋巴细胞
年,卷(期) 2010,(1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1553
页数 分类号 R735.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572.2010.14.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国建飞 11 26 3.0 4.0
2 白世祥 41 420 12.0 19.0
3 杨立伟 24 117 5.0 10.0
4 何明 99 595 13.0 21.0
5 高志明 1 1 1.0 1.0
6 施靖 16 62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管肿瘤
肿瘤引流区淋巴结
树突细胞
淋巴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