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理论的发展,通过建立膝关节主要韧带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开始成为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而如何建立不同屈曲角度下的精确而有效的膝关节模型也成为了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目的:探索建立不同屈曲角度下膝关节主要韧带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并进行验证.方法:解剖膝关节标本,去除周围软组织并暴露主要韧带.将韧带用钢丝环绕标记后用CT机在不同屈曲角度下扫描,去除韧带组织后再将韧带止点打孔标记并用CT机扫描.将得到的图像数据导入到仿真软件MIMICS中进行三维重建.将三维模型进行必要的修饰和调整后导入有限元软件ANSYS中,在设置材料属性和划分网格后生成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软件中对完全伸直角度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134 N前向力作用于胫骨,采集胫骨前移的数据并观察韧带受力情况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与结论:得到的模型外形精确逼真,包括股骨、胫骨、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副韧带,并且通过与其他学者的类似数据以及临床经验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实验所得到的模型具有较好的形态仿真和功能仿真,能够在不同屈曲角度下有效的模仿膝关节活动,可以用于开展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
推荐文章
基于MRI图像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有限元
模型
膝关节有限元解剖模型的构建及其力学分析
膝关节
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
解剖模型
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力学分析
膝关节
半月板
关节软骨
韧带
有限元分析
模型
基于CT影像动态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仿真力学分析
膝关节
有限元分析
仿真力学
屈膝角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屈曲角度下膝关节主要韧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膝关节 韧带 有限元模型 验证 屈曲角度
年,卷(期) 2010,(3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15-5518
页数 分类号 R318
字数 54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30.00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83)
二级引证文献  (94)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7(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8(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2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膝关节
韧带
有限元模型
验证
屈曲角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