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分离和纯化培养的窦房结细胞是研究其超微结构及自律性的重要条件,然而,相应的培养方法尚未标准化.目的:建立乳兔窦房结进行定位、取材和纯化培养方法,观察并判断培养窦房结细胞中起搏细胞的形态特点.方法:新生24 h内乳兔心脏连续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下判断窦房结的位置并测定,计算其大小,光镜、电镜下观察纯化培养的窦房结细胞形态.结果与结论:乳兔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根部前壁向下至界沟后外约0.32 mm处.培养的窦房结细胞主要有3种形态细胞:梭形、蜘蛛形、多边形,其中梭形细胞最多,占(59.6±7.3)%,搏动频率最快为(145±9)次/min,肌原纤维稀少,细胞器不发达.蜘蛛形和多边形细胞则和培养的心房肌细胞培养无差异.沿上腔静脉根部前壁向下至界沟后外侧可较精确地对窦房结进行取材.培养的乳兔窦房结细胞中,细胞体积小,搏动频率快,所占比率高的梭形细胞是窦房结的起搏细胞.
推荐文章
L-精氨酸对模拟缺血再灌注培养乳兔窦房结细胞损伤的影响
缺血-再灌注
L-精氨酸
窦房结
细胞培养
乳兔
窦房结的取材方法
窦房结
界沟
静脉窦
乳酸酸中毒对兔窦房结优势起搏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
酸中毒,乳酸性
窦房结
电生理学
动作电位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乳兔窦房结定位、取材及纯化和培养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细胞培养 窦房结 上腔静脉 定位 乳兔
年,卷(期) 2010,(5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85-9488
页数 分类号 R318
字数 14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50.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庆志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69 355 9.0 16.0
2 周立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47 92 5.0 6.0
3 常玉巧 新乡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23 3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细胞培养
窦房结
上腔静脉
定位
乳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0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