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血管内超声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斑块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定量关系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并用血管内超声检测事件相关病变处斑块形态学及特征,应用液相蛋白芯片结合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以及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结果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之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304),血管内超声识别的斑块破裂与非斑块破裂者两组比较,组织型先溶酶原复合物浓度差异均未见显著性(P=0.09);易损斑块与稳定斑块两组纤维酶原激活物浓度比较结果未见显著性差异(P=0.90).组织型纤溶酶原复合物浓度与斑块形态学指标存在显著地相关性;其他因子与各斑块形态学指标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斑块损伤和形态特点刺激机体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的产生,包括组织型先溶酶原复合物的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是独立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炎症反应以外反映斑块形态特点的标志,也提示自身抗血栓保护系统的改变.
推荐文章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研究进展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炎症
标志物
预后
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与不稳定心绞痛的关系
心绞痛,不稳定型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多态现象(遗传学)
川芎嗪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的影响
川芎嗪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冠状动脉内斑块稳定性的预测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斑块破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
字数 31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0.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维强 13 36 4.0 5.0
2 郭新贵 17 62 4.0 7.0
3 宋达琳 9 35 4.0 5.0
4 李梅 34 69 4.0 6.0
5 蔡湘丽 3 14 2.0 3.0
6 任国瑞 1 0 0.0 0.0
7 王海滨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内超声
斑块破裂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创新
旬刊
1674-4985
11-5784/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82-189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7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88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