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血管探针技术(VP)对52例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腹部动脉血管重组.结果 VP共检出病灶41处,测得狭窄程度<25%、25%~50%、50%~75%、>75%分别有10、13、7、4例.VR(volume rendering)及MIP均无1例明确显示<25%的狭窄管腔,且不能明显显示软斑块.对单纯钙化斑的显示,MIP(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检出结果与VP(vessel probe)相同.结论 64排螺旋CT,尤其是VP技术对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微小钙化灶、血管轻度狭窄的诊断方面敏感性较VR及MIP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推荐文章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分析
血管疾病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胸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像学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磁共振成像
主动脉,粥样硬化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4排螺旋CT在腹部中小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医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血管探针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年,卷(期) 201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81,102,封3
页数 分类号 R814.42
字数 16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701.2010.21.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美卿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11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64排螺旋CT
血管探针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医生
旬刊
1673-9701
11-560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8号楼(大成国际中心B座)708-3室
80-61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652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61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