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远端胃癌次全切除术后残胃黏膜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对81例远端胃癌次全切除术后患者按照重建手术的方式分为3组:Billmth Ⅰ式组、Billroth Ⅱ式组、胃肠环路吻合术、调节型双通道空场代胃重建术组,分别在术后3~6个月进行胃镜随访.观察术后胆汁反流、残胃黏膜糜烂以及与I临床并发症胸骨后疼痛、呃逆、呕吐的关系.结果:3组手术后胆汁反流的发生率依次为70.8%、93.3%、29.6%,在反流病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3.6%、67.8%、12.5%:残胃黏膜糜烂的发生率分别是25%、66.7%、3.7%,残胃黏膜糜烂病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80%、95%、100%.结论:3种重建方式中Billroth Ⅱ式法术后胆汁反流及残胃黏膜糜烂发生率高;胆汁反流及残胃黏膜糜烂是术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学基础.
推荐文章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病变
胃切除术
胃肠肿瘤
胃肠疾病
胃镜检查
手术后并发症
复发
远端极量胃次全切除术
胃癌
胃次全切除术
极量胃切除
胃癌患者远端胃次全切除术治疗分析
胃癌
远端胃次全切除术
胃次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临床分析
胃次全切除术
残胃
残胃癌
胃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远端胃癌次全切除术后残胃的病理学观察
来源期刊 现代医药卫生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癌 消化道重建 病理学 并发症
年,卷(期) 201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98-3699
页数 分类号 R73
字数 279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淮芜 65 228 7.0 12.0
2 谯时文 30 76 5.0 6.0
3 陈进 26 115 5.0 10.0
4 李俊川 2 0 0.0 0.0
5 王丕森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癌
消化道重建
病理学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医药卫生
半月刊
1009-5519
50-1129/R
大16开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48号
78-4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03
总下载数(次)
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