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前庭刺激对后组颅循环的影响,探讨自主神经对后组颅循环血流动力学的神经调节功能.方法 选取VBI性眩晕患者50例(眩晕组)和正常志愿者50例(对照组),采用左耳灌入30 ℃水50 ml作为前庭刺激方法,应用头颅多普勒超声记录刺激前后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速度(Vs)、舒张末峰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 前庭刺激前眩晕组与对照组比较,BA各项参数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VA、RVA的Vs、Vd、V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前庭刺激后眩晕组RVA、BA的Vs、Vd、Vm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LVA的Vd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庭刺激前、后各项参数增高的百分率比较,仅BA的Vs、Vm变化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VBI性眩晕患者后组颅循环中的BA神经调节功能差,使其临床易发生VBI.
推荐文章
前庭功能康复结合本体觉训练对老年性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前庭
本体觉
平衡
老年
康复
椎基底动脉缺血的眼震电图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眼震电图
经颅多普勒超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庭刺激对VBI性眩晕患者后组颅循环的影响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眩晕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前庭功能试验 后组颅循环
年,卷(期) 2010,(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
字数 25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10.09.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淑凤 12 64 5.0 7.0
2 焦丽琴 13 67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眩晕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前庭功能试验
后组颅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