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视力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单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08年6月来笔者所在医院眼科中心就诊的早期VKH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的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初视力、治疗后的视力变化过程、就诊时的眼部及眼外表现、治疗、并发症、复发以及随访时间等.结果 共有30例患者60眼被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43.3%),女17例(57.6%);年龄17~66岁,平均(35.57±12.36)岁;入院时病史为3~30 d,平均为(15.75±7.39)d.60只患眼中,42眼(70.0%)愈后视力大于等于1.0,54眼(90.0%)大于0.5,只有1眼愈后视力低于0.1.10眼出现了并发症.对视力预后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P=0.012)、虹膜后粘连(P=0.002)、视网膜脱离(P<0.001)、晚霞状眼底(P<0.001)以及并发症(P<0.001)与早期VKH患者的视力预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 早期VKH患者给予足量及长期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多数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发病到开始治疗的时间、虹膜后粘连、视网膜脱离、晚霞状眼底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影响此类患者1.0及1.0以上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Vogt-小柳-原田病的随访研究
Vogt-小柳-原田病
随访
糖皮质激素
中西医结合疗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Vogt-小柳原田病中的应用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葡萄膜炎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葡萄膜炎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生物制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早期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视力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创新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视力 预后 晚霞状眼底
年,卷(期) 201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
页数 分类号 R5
字数 27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4985.2010.22.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剑峰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5 157 7.0 9.0
2 郭娅玲 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9 16 3.0 3.0
3 许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视力
预后
晚霞状眼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创新
旬刊
1674-4985
11-5784/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82-189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376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1288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