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旱作农业区一直沿袭传统的铧式犁翻耕土壤、裸露休闲耕作法,由于深耕细耙,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水肥含量,裸露的耕地表土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肆虐.近年来,传统的耕作方式受到挑战,农业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即对农田实行保护性耕作.
推荐文章
晋西北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的研究
干旱地区
保护性耕作
效益
几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在黄土高原旱作农田的实践
保护性耕作
作物轮作
黄土高原
旱作
土壤理化性状
耕作制度
大力发展保护性耕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与中国实践
保护性耕作
免耕法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北旱作农业区宜采用保护性耕作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优点 西北旱作农业区
年,卷(期) 2010,(6)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297,304
页数 分类号 S345
字数 29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4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保护性耕作
优点
西北旱作农业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