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阐述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形态上的区别、分布、数量、开发潜力,并分析了兴安白头翁[Pui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营养器官的解剖结构,为开发和应用毛茛科植物不同种白头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种白头翁分别是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se(Bunge)Regel.]、朝鲜白头翁[Pulsatill cemua(Thunb.)Bercht.et Opiz.]、兴安白头翁和重瓣白头翁[Pulsatilla dahurica(Fisch.)Spreng.var.pleniflora Liery].对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进行了石蜡切片,并镜下观察和显微摄影.[结果]在牡丹江地区,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有一定的资源量,重瓣白头翁只在牡丹江的三道关有少量分布.兴安白头翁根、短缩的茎、叶都可以入药.白头翁、朝鲜白头翁、兴安白头翁均可以用种子和分根繁殖的方法进行繁殖. [结论]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牡丹江地区4种白头翁应采用采种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其资源的利用,并对重瓣白头翁加以保护.
推荐文章
牡丹江地区白头翁的种类及开发利用的研究
牡丹江地区
白头翁种类
繁殖技术
野生白头翁分根繁殖的试验研究
白头翁
分根繁殖
土壤
水分
多菌灵
野生花卉兴安白头翁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白头翁
野生花卉
埋根繁殖
播种繁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牡丹江地区白头翁营养器官比较及繁殖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牡丹江地区 4种白头翁 比较 兴安白头翁 解剖结构
年,卷(期) 2010,(4) 所属期刊栏目 经济作物与药用植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7-1838,184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67.23~+9
字数 21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10.04.07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永刚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 25 53 4.0 6.0
2 姜明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 47 222 9.0 12.0
3 王春雷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物系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牡丹江地区
4种白头翁
比较
兴安白头翁
解剖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