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9年10月25~30日中国珠海发生面积超过300 km2的大规模旋沟藻赤潮.于2009年10月29日作者采集赤潮区水样,对水样中浮游植物进行分析鉴定,研究旋沟藻赤潮水样对中肋骨条藻、海洋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的影响,揭示旋沟藻赤潮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赤潮水体中,旋沟藻细胞密度为3.15×106 L-1,占浮游植物总密度的73.26%,是绝对优势藻种.旋沟藻赤潮水样对海洋原甲藻和赤潮异弯藻生长抑制作用明显;但对骨条藻生长不但没有明显抑制,且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赤潮水样中的抑藻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滤液中,是一种具有水溶性和热稳定性的胞外物质.
推荐文章
广东珠海双胞旋沟藻Cochlodinium geminatum赤潮事件分析
双胞旋沟藻
多环旋沟藻
赤潮
珠海
近岸水体
水体扰动对多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扰动
生长率
最大生物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珠海旋沟藻赤潮水样对其他微藻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旋沟藻 浮游植物 赤潮 藻类 珠江口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与能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3-558
页数 分类号 Q178.53
字数 36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618.2011.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朝晖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91 2325 29.0 45.0
3 冯杰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6 540 4.0 6.0
4 邵娟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5 66 5.0 5.0
5 康伟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6 40 4.0 6.0
6 谷阳光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8 105 6.0 8.0
9 姜珊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4 32 4.0 4.0
10 林朗聪 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 7 30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3)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洋环境
旋沟藻
浮游植物
赤潮
藻类
珠江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双月刊
1000-2618
44-1401/N
大16开
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行政楼419室
46-20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46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09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