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缺损动物模型,研究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修复缺损后的组织学变化,为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通用标准实验动物Beagle犬6条,截取一段4 cm长的空肠段,从气管3~10环切除管用1/3,形成约1.2 cm×4.0 cm气管壁缺损,将游离空肠的肠系膜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行端侧显微血管吻合,肠系膜静脉与右侧颈内静脉行端端吻合,将移植空肠与气管壁吻合.实验组去掉部分空肠黏膜,对照组不去除空肠黏膜.术后分别于第1、2、3、6个月四个时间点,于吻合口和移植空肠肠腔中部取活检,标本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所有实验犬术中无死亡,创口I期愈合.移植游离空肠全部成活.实验组有1条Beagle犬在术后第2周因痰痂阻塞窒息而死,对照组有1条Beagle犬在术后第50天因造瘘口感染而死亡,其余Beagle犬均存活6个月以上.实验组术后2个月,移植空肠表面有鳞状上皮化生,未发现空肠腺体样结构;术后3个月时,移植空肠肠腔表面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黏膜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固有层有纤维组织.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移植空肠肠腔表面出现非角化鳞状上皮覆盖;术后6个月,移植空肠表面均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结论 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能加速肠黏膜腺上皮萎缩,促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为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缺损肠黏膜组织学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气管重建 空肠 自体移植 微血管吻合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78
页数 6页 分类号 R653|R767
字数 504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伟雄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42 133 6.0 10.0
2 王跃建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68 234 8.0 13.0
3 陈恩宽 4 9 2.0 3.0
4 宋文光 5 11 2.0 3.0
5 郑立岗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8 5 2.0 2.0
6 庄颖颖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管重建
空肠
自体移植
微血管吻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双月刊
1673-3770
37-1437/R
大16开
济南市经十路17923号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31
总下载数(次)
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