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缺损动物模型,研究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修复缺损后的组织学变化,为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通用标准实验动物Beagle犬6条,截取一段4 cm长的空肠段,从气管3~10环切除管用1/3,形成约1.2 cm×4.0 cm气管壁缺损,将游离空肠的肠系膜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行端侧显微血管吻合,肠系膜静脉与右侧颈内静脉行端端吻合,将移植空肠与气管壁吻合.实验组去掉部分空肠黏膜,对照组不去除空肠黏膜.术后分别于第1、2、3、6个月四个时间点,于吻合口和移植空肠肠腔中部取活检,标本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 所有实验犬术中无死亡,创口I期愈合.移植游离空肠全部成活.实验组有1条Beagle犬在术后第2周因痰痂阻塞窒息而死,对照组有1条Beagle犬在术后第50天因造瘘口感染而死亡,其余Beagle犬均存活6个月以上.实验组术后2个月,移植空肠表面有鳞状上皮化生,未发现空肠腺体样结构;术后3个月时,移植空肠肠腔表面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黏膜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固有层有纤维组织.对照组术后3个月时,移植空肠肠腔表面出现非角化鳞状上皮覆盖;术后6个月,移植空肠表面均被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结论 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能加速肠黏膜腺上皮萎缩,促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为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