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等效渗透率的影响因素一直是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渗透性研究中的难点。为了更好地研究裂隙–孔隙多孔介质的渗透特性,基于流体力学、渗流力学耦合作用原理,建立了裂隙–孔隙双重介质数学模型,得到了双重介质等效渗透率的计算公式。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计算方法,研究了裂隙宽度、裂隙与压力梯度作用面角度及压力梯度对双重介质水平等效渗透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1) 裂隙中的流速是孔隙中流速的104~107倍,裂隙宽度对水平等效渗透率的影响最大,起主导作用;2) 水平等效渗透率随裂隙与压力梯度作用面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从40°至45°之间减小的最为明显;3) 水平等效渗透率随压力梯度的增大而略有减小,压力梯度的大小对水平等效渗透率的影响不大。
推荐文章
裂隙孔隙岩体非饱和渗透率的探讨
裂隙孔隙岩体
渗透率
非饱和
开度
利用等效孔隙度法估算火成岩储层渗透率
测井解释
渗透率
斯通利波
流体移动指数
等效孔隙度法
火成岩
裂隙贯通率对双重孔隙介质热-水-应力耦合现象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裂隙贯通率
双重孔隙-裂隙介质
热-水-应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非均匀多孔介质等效渗透率的普适表达式
多孔介质
达西定律
连续介质
渗透率分布函数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裂隙-孔隙介质等效渗透率的数值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渗流力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裂隙-孔隙介质 等效渗透率 耦合作用 数值分析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军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7 227 9.0 14.0
2 贺瑶瑶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城市建设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隙-孔隙介质
等效渗透率
耦合作用
数值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渗流力学进展
季刊
2164-5639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53
总下载数(次)
7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