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三传的'注疏'把'属辞比事'看做阐发《春秋》书法义例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认为三传对书法义例的阐发主要是运用此法;同时,他们也运用此法进一步扩充了《春秋》的书法义例,并提出了属辞比事的相类等原则。通过'属辞比事'阐发书法义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杜预的经承旧史说,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这种方法的无限使用。三传的'注疏'在运用'属辞比事'时,以充分必要式的理解逻辑,力图在事辞义之间建立一种必然的联击,从而使书法逐步条例化,并导致了书法的进一步膨胀。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春秋》三传“注疏”中的属辞比事考
来源期刊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注疏 书法义例 属辞比事
年,卷(期) rjdjysxyj_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101
页数 15页 分类号 B2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趙友林 聊城大学文学院古籍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注疏
书法义例
属辞比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