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璧”可说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和传播最广的一种玉器,其用途有多种,据文献记载包括祭祀和馈赠时使用的礼器、活人佩戴的饰玉和装殓死者的葬玉等,其象征意义也由于使用场合有别而不同[1]。进而言之,在礼器、佩玉和葬玉这些范畴中,特定玉璧(或玉璧的仿制品及图像)的意义又会根据其具体的用途而有着更细致的区别。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难于根据文献记载或尺寸纹样来决定某件玉璧(或仿制品及图像)的特殊用途和象征性。要想得到合理的判断,必须依靠科学考古发掘所提供的细微证据。
推荐文章
浅谈灵璧磬石线雕的市场走向
灵璧磬石
线雕
市场走向
《红魂灵》:极左政治历史重负的沉痛剖析
《红魂灵》
爱情悲剧
父子鸿沟
人格困境
灵璧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
高产
栽培技术
安徽灵璧
谈灵璧壶雕刻技法与艺术特色
固镇石雕
灵璧茶壶
艺术特色
养生保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引魂灵璧
来源期刊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礼器 玉璧 饰玉 时间 图像 活人 用途 仿制品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K876.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巫鸿 10 19 1.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礼器
玉璧
饰玉
时间
图像
活人
用途
仿制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古代墓葬美术研究
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
总下载数(次)
6239
总被引数(次)
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