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我院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同时探讨外膜孔蛋白缺失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的编码基因,利用Whonet 5.4 软件对药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中铜绿假单胞菌每年的分离数量分别为132株、159株和173株,分离率分别为13.6%、14.1%和19.3%,主要分离至呼吸内科和ICU病房,标本类型则以痰液为主,47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和莫西沙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是89.50%和81.5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1%和34.80%,多重耐药菌株占49.50%,其中7.80%为泛耐药菌株.随机选择的8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有一株外膜孔蛋白OprD编码基因出现缺失.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整体耐药现象比较严重,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也较高;OprD的缺少是引起本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机制之一.
推荐文章
蛋白质组学分析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蛋白质组学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耐药机制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耐药性
耐药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亚胺培南
耐药性
外膜蛋白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外膜孔蛋白分析
来源期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孔蛋白 耐药性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46
页数 分类号 R378.99
字数 27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965.2011.02.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菊香 2 48 2.0 2.0
2 余广超 1 8 1.0 1.0
3 刘菊珍 1 8 1.0 1.0
4 付强 1 8 1.0 1.0
5 刘丽玲 1 8 1.0 1.0
6 温旺荣 1 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13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63)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孔蛋白
耐药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双月刊
1000-9965
44-1282/N
16开
广州市石牌暨南大学
193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880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