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进行原状土涌泉根灌入渗试验,研究了多点源交汇入渗条件下涌泉根灌湿润体特征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涌泉根灌多点源交汇入渗孔洞处和交汇面处的湿润锋运移距离与入渗时间均符合幂函数关系,交汇面处的湿润锋运移速度比孔洞处的快,最终交汇入渗湿润土体沿孔洞布置方向的剖面形状近似带状;在孔洞底部周围的中间区域土壤含水率等值线分布相对复杂,等值线的分布类似于地形图上的"鞍部";涌泉根灌双点源灌溉比单点源、四点源灌溉效果好.
推荐文章
膜孔多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试验研究
膜孔多点源
交汇入渗
湿润体特性
膜孔灌多点源交汇入渗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膜孔多点源
交汇入渗
影响因素
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湿润体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膜孔灌
膜孔单向交汇入渗
湿润体
影响因素
涌泉根灌土壤湿润体特性试验
涌泉根灌
湿润锋运移
水分分布
湿润体特性
土壤含水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涌泉根灌多点源交汇入渗湿润体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灌溉排水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涌泉根灌 多点源 交汇入渗 湿润比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71
页数 分类号 S152.7|S275.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7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涌泉根灌
多点源
交汇入渗
湿润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灌溉排水学报
月刊
1672-3317
41-1337/S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宏力大道东380号
36-6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51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