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估第2次电切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淮南市新华医院自2005年起对39例初发的浅表性膀胱肿瘤进行了第2次电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后6 h内均应用丝裂霉素20 mg膀胱内灌注化疗.以后每周1次采用相同药物和剂量行膀胱内灌注直至术后4周再次入院进行第2次TUR.第2次TUR的范围包括第1次TUR以及其边缘1 cm,同时行基底部和可疑膀胱黏膜处活检.进而分析第2次电切的病理标本.结果 第2次TUR标本中共有5例(12.8%)患者病理证实有残存肿瘤存在;第2次TUR术后标本提示为肌层浸润性肿瘤2例.而且G3患者残存肿瘤阳性率高达50%.T1患者中也有第2次TUR阳性率增加的趋势.结论 虽然第2次电切发现肿瘤残存阳性率并不高,而且只改变了少数患者的治疗计划,笔者仍然推荐对于高危险性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进行第2次电切,尤其是对于G3的患者.
推荐文章
经尿道铲状电极汽化加电切术切除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疗效观察
膀胱肿瘤
汽化切割术
铲状电极
闭孔神经
经尿道钬激光切除与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癌
炎症因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
浅表性膀胱肿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9例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第2次电切的临床价值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肿瘤 第2次电切 高危险性 残存肿瘤
年,卷(期) 2011,(8) 所属期刊栏目 全科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5-1216
页数 分类号 R73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国 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泌尿外科 3 2 1.0 1.0
2 张红双 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泌尿外科 3 5 2.0 2.0
3 段宗好 安徽省淮南市新华医院泌尿外科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8)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浅表性膀胱肿瘤
第2次电切
高危险性
残存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学
月刊
1674-4152
11-5710/R
大16开
安徽省蚌埠市长淮路287号
26-200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8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979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