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205例,分为A、B、C3组,均按神经内科脑梗死治疗方案治疗.A组70例同时增加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B组65例配合单纯康复训练;C组70例不附加其他治疗.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FMA)及修订的Barthel指数(BI)评定3组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ADL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3组NIHSS、FMA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A组明显高于B、C组.临床疗效比较,A组痊愈率明显高于C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促进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水平及提高ADL.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手法康复 运动功能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344
页数 分类号 R49|R743.3|R493
字数 20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0/zgkf.2011.05.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秋霞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11 33 4.0 5.0
2 刘玲玉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4 39 4.0 4.0
3 吕志华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13 42 4.0 6.0
4 陈斌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13 61 5.0 7.0
5 黄家彬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9 29 4.0 5.0
6 卢志刚 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 8 6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46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依达拉奉
手法康复
运动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康复
月刊
1001-2001
42-1251/R
大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38-13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3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7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