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青年人群中近视眼调节功能与正视眼的差异.方法 根据等效球镜度数的不同,将55例(110眼)受试者分为正视组(24眼)、低度近视组(25眼)、中度近视组(36眼)和高度近视组(25眼).使用GRAND-SEIKO WAM-5500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测量3 D调节刺激下诱发的调节反应量,比较正视眼和低、中、高度近视眼在未矫正和矫正屈光状态下调节反应量的差异.结果 正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为(1.96±0.43)D.在未矫正屈光状态下,低、中、高度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0.34±0.42)D、(0.10±0.27)D、(0.40±0.56)D,正视组与各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低、中、高度近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0、P=1.00、P=0.05);在矫正至正视状态下,低、中、高度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分别为(2.07±0.54)D、(2.06±0.41)D、(1.99±0.53)D,正视组与近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3,P=0.80).左、右眼未矫正屈光状态下,正视组诱发的调节反应量(1.94±0.40)D与各近视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而矫正屈光状态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青年人群近视眼在屈光不正状态下对调节刺激反应量较低,矫正至正视状态其调节功能与正视眼相近.屈光不正的科学矫正有利于调节的平衡稳定.
推荐文章
LASIK屈光手术对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的影响
近视眼
黄斑区视网膜
LASIK
OCT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双眼调节变化的研究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眼
调节
分光检影装置
成人近视眼在习惯矫正状态下的调节反应
近视
调节滞后
成人
习惯矫正状态
近视眼角膜屈光力、角膜中央厚度与屈光度的关系
角膜屈光力
角膜中央厚度
屈光度
近视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视眼不同屈光状态下调节反应量的观察
来源期刊 眼科新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调节反应 正视 近视 屈光,眼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78.1
字数 42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汤欣 55 297 9.0 14.0
2 李丽华 26 57 5.0 7.0
3 李莹 3 13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3)
二级引证文献  (3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调节反应
正视
近视
屈光,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眼科新进展
月刊
1003-5141
41-1105/R
大16开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医学院
36-4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7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1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