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循环伏安及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八乙基卟啉锰和四苯基卟啉锰在DMF中电还原降解滴滴涕(DDT)的催化性质.结果表明,中性和第1级还原的卟啉锰对DDT的降解无催化作用,而第2级和第3级电还原的配合物均能催化DDT的降解反应.利用控制电位技术,以卟啉锰为电催化剂,对DDT进行了还原降解,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在试验条件下,DDT降解的主要产物为1,1-二(4-氯苯基)-2,2-二氯乙烷(DDD),1,1-二(4-氯苯基)-2,2-二氯乙烯(DDE)和1,1-二(4-氯苯基)-2-氯乙烯(DDMU).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卟啉锰配合物电催化还原降解DDT的机理.
推荐文章
甲氧滴滴涕的生殖毒性及研究进展
甲氧滴滴涕
雌性
生殖系统
毒性
水稻及其根际土壤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探析
水稻
根际土壤
六六六
滴滴涕
残留量
甲氧滴滴涕对卵巢组织及子代发育的影响
有机氯杀虫剂
甲氧滴滴涕
卵巢毒性
子代发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卟啉锰电催化还原降解滴滴涕
来源期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卟啉锰配合物 滴滴涕 电催化还原 控制电位电解 降解机理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7-231
页数 分类号 X592
字数 33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775.2011.02.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卫华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4 104 6.0 8.0
2 欧忠平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2 77 3.0 8.0
3 房媛媛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9 16 2.0 3.0
4 沈薇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5 10 1.0 3.0
5 张英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卟啉锰配合物
滴滴涕
电催化还原
控制电位电解
降解机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775
32-1668/N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28-8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102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