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及时有效控制棕榈红棕象甲在广西南宁的发生为害。[方法]在广西南宁展开棕榈红棕象甲分布及为害情况的调查,同时进行传播途径的检测,再进行灯光诱杀试验、人工结合药剂防治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调查表明目前南宁市70%的苗圃及景区已有红棕象甲分布;在已栽种的棕榈科植物中,受害品种达80%。带虫棕榈苗木输出是扩散为害的主要途径。采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有效可行。采用药剂喷施寄主喇叭口(即心叶处),然后用老叶鞘或农用薄膜包扎寄主茎杆的叶鞘,可达到防治红棕象甲的目的。[结论]对红棕象甲的防治策略,应以防治树苗和树龄在10年以下的植株为主;对高龄树和高大植株,必要时采用药剂挑治,综合防治。
推荐文章
棕榈红棕象甲防治技术研究
棕榈
红棕象甲
防治技术
试验研究
厦门地区加拿利海枣红棕象甲防治初报
红棕象甲
为害症状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
红棕象甲人工饲养技术研究
红棕象甲
半人工饲料
人工饲养技术
棕榈红棕象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棕榈
红棕象甲
生物学特性
发育历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棕榈红棕象甲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植物病虫害研究:英文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棕榈 红棕象甲 防治技术 试验研究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92.9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小欣 31 91 6.0 8.0
2 覃连红 49 150 7.0 9.0
3 申晓萍 24 122 7.0 9.0
4 欧善生 51 273 9.0 13.0
5 谢恩倍 14 32 3.0 5.0
6 谢彦洁 21 90 6.0 8.0
7 侯亮 10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棕榈
红棕象甲
防治技术
试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植物病虫害研究:英文版)
双月刊
2152-3932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出版文献量(篇)
726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