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种群更新是森林发育和演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的更新动态,本研究以古田山自然保护区5 ha常绿阔叶林动态样地为对象,在对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个体2002年和2007年两次每木调查的基础上,比较主要树种的补员(recruitment)和死亡状况,分析种群大小变化趋势,研究了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的更新特点.结果表明:(1)5年间样地内木本植物个体从13,338株增长到16,812株,增幅达26.05%.新增4,758株胸径≥1 cm的补员个体,同时死亡1,384株.(2)乔木、小乔木或灌木、小灌木3种生长型的补员个体数目均随径级的增大而下降,但死亡个体却表现出不同的径级分布特点.(3)43个主要树种的平均年死亡率和年补员率分别为2.26%和5.90%.其中,19种小乔木或灌木在径级Ⅰ(1 cm≤DBH<2.5 cm)的补员率均高于死亡率,但径级Ⅱ(2.5cm≤DBH<5 cm)、径级Ⅲ(DBH≥5 cm)的补员率均和死亡率差别不大:而24种乔木各径级死亡率和补员率的关系则相对复杂.(4)43个主要树种中有31个为增长型种群,其余12个呈小幅度负增长.10个种群大小变化率在5%以上,属于快速变动的种群,其中以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45.13%)和矩形叶鼠刺(Itea oblonga)(16.35%)的增幅最大,橙木(Loropetalum chinense)(-3.10%)和短柄袍(Quercus serrata vat.brevipetiolata)(-1.86%)的降幅最大.研究发现,3种生长型中,不同物种及其各个径级的补员率和死亡率各异,种群更新动态也有所差别,我们推测与密度制约和牛境波动有关.
推荐文章
1992-2015年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种间关联动态
种间关联
动态
方差比率
Spearman秩相关
季风常绿阔叶林
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皮厚度的变异特征
树皮厚度
常绿阔叶林
功能性状
生态位分化
物种共存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常绿阔叶林
植被动态
演替
更新
恢复和重建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聚集指数
树种多样性混交度
Hegyi竞争指数
空间结构
动态变化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2002-2007年间更新动态
来源期刊 生物多样性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森林动态样地 种群更新 死亡率 补员率 生长型 径级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8-189
页数 分类号 S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3.2011.122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明坚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5 1944 24.0 40.0
2 李铭红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33 736 15.0 27.0
3 米湘成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破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35 949 16.0 30.0
4 汪殷华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濒危动植物保护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4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77)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3)
同被引文献  (157)
二级引证文献  (235)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1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3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16(44)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17(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9(5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20(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森林动态样地
种群更新
死亡率
补员率
生长型
径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多样性
月刊
1005-0094
11-3247/Q
大16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
82-858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58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