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V2 O5/TiO2催化剂的制备工艺,如载钒量、煅烧时间、助催化剂和浸渍次数等,对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催化分解气相邻二氯苯的影响.采用漫反射紫外光谱(DRUVS)、X射线衍射(XRD)、BET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载钒量的增大,催化剂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多,催化性能增强;延长煅烧时间会导致催化剂的团聚增加、比表面积减少,但有利于催化剂表面生成低聚态活性钒和V4+,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添加助催化剂WO3和采用多次浸渍均能抑制活性钒的团聚,促进表面低聚态活性钒的分散;单聚和低聚钒酸盐是VOx/TiO2催化剂的活性物质,而高聚钒对催化分解气相邻二氯苯有抑制作用.
推荐文章
锐钛型介孔偏钛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酯化性能
偏钛酸
α-蒎烯
催化酯化
草酸龙脑酯
柱撑型钒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丙烷氧化脱氢催化性能
催化剂
催化剂载体
选择性
层状双羟基金属氢氧化物
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
掺杂铋助剂对钒磷氧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铋助剂
钒磷氧催化剂
正丁烷
顺酐
催化性能
片状铋/钒酸铋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钒酸铋
复合半导体
光催化
染料降解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钒钛催化剂制备工艺参数对其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钒钛催化剂 制备工艺 催化燃烧 邻二氯苯
年,卷(期) 2011,(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0-445
页数 分类号 TQ032.41
字数 40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644.2011.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华明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104 1559 24.0 33.0
2 唐爱东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64 577 14.0 20.0
3 何曦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4 25 3.0 4.0
4 向辉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 20 2.0 3.0
5 王朵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8 2.0 2.0
6 柯轲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钒钛催化剂
制备工艺
催化燃烧
邻二氯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3644
42-1608/N
湖北武汉青山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688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