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图像重建引导对窦腔内微小、变异结构及鞍底的精确定位的可行性.方法 对4个成人头颅标本行鼻窦、鞍区CT簿层扫描,对鼻腔内和鞍区重要解剖结构分别进行三维可视化"容积重建",通过多模数据的配准、三维容积图像的融合、拆分,以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对鼻腔内部结构的个体化浏览、显示和精确定位;选取鼻腔内40个靶点结构(蝶窦开口、鞍底等)进行立体定向图像引导的定位,引导内镜到达靶点后实体解剖,测量靶点实际位置和影像定位点之间的距离,误差距离小于5 mm为精确定位.结果 鼻腔内部结构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效果逼真,空间位置构型真实客观,统计40个靶点的导向,37个靶点位置精确,准确率达92.5%;平均误差3 mm,定位平均准备时间20 min,重要解剖标志蝶窦开口、鞍底、蝶骨平台、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视神经管隆突、颈内动脉隆突、斜坡凹陷前缘、筛孔等均能精确定位.结论 鼻实和鞍区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重建,导入路径可视化和虚拟鼻内镜演示,结合立体定向引导技术,能对鼻窦内部结构进行"个体化、直观"的浏览和精确定位,为经鼻蝶内镜手术提供准确性保障.
推荐文章
神经内镜经蝶手术三维可透视化模型的构建及术前规划作用的研究
鞍区肿瘤
神经内镜
三维可透视化模型
手术规划
内镜下经蝶鞍底重建预制模块
鞍底缺损
颅底重建
神经内镜
经蝶入路
修补材料
鼻内镜下鼻蝶鞍区中颅底病变的微创手术
中颅底肿瘤
内镜
中颅底外科手术
蝶鞍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其应用
医学图像
三维可视化
体绘制加速技术
临床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鼻窦和鞍区结构三维可视化图像重建及其在经鼻蝶内镜手术中精确定位作用
来源期刊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可视化 立体定位技术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2
页数 分类号 R33
字数 43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1.02.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亚明 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75 289 9.0 12.0
2 周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神经外科 31 160 7.0 12.0
3 吴文 北京市海淀医院耳鼻喉科 8 42 4.0 6.0
4 张剑宁 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66 194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虚拟现实
可视化
立体定位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2095-123X
11-9309/R
16开
北京市
36-378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8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