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国内具有代表性的4套干熄焦装置的运行实际,从测试方法与手段、能量利用效率、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对干熄焦系统进行了研究,焦炭含水量降低4%左右时,M40提高3%~4%,M10下降1%左右;热态性能提高时,反应性下降5%,反应后强度提高5%左右.与湿熄焦炭相比,干熄焦炭的真密度略有提高,焦炭光学组织中各向异性程度增强,各向异性指数平均提高1.1%,气孔率低7.8%.探讨了国内干熄焦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与地位.
推荐文章
干熄焦斜道区耐火材料损坏原因分析
干熄焦
斜道
损坏原因
PCS7在干熄焦余热发电中的应用
现场总线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PCS7系统
冗余
干熄焦蒸汽发电自动化控制技术
干熄焦
故障诊断
节能
装汽发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干熄焦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与地位
来源期刊 燃料与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干熄焦技术 节能减排 作用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专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分类号 TQ522.1
字数 39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709.2011.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明东 91 656 13.0 20.0
2 崔平 65 503 14.0 19.0
3 王晓婷 15 60 5.0 7.0
4 李光辉 1 1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5)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干熄焦技术
节能减排
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料与化工
双月刊
1001-3709
21-1164/TQ
大16开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七贤岭高能街128号
8-28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4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97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