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Cs2CO3:Alq3/MoO3作电荷产生层,制备出高效双单元串联型叠层有机发光器件.双单元叠层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性能受电荷产生层MoO3的厚度影响很大.当MoO3厚度为30 nm时,叠层器件表现出最好的器件性能,最大电流效率达到14.5 cd/A.在相当宽的低电流密度范围内,30 nm MoO3叠层器件的电流效率是对比单层器件电流效率的2倍以上;但高电流密度下,叠层器件电流效率下降较快.叠层发光器件性能的提高与中间电荷产生层向上下两个发光单元有效的电子、空穴注入有关.
推荐文章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最新发展
有机电致发光
结构
发光原理
全色
柔性显示
稀土
有效阴极结构和空穴缓冲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有机发光器件
阴极结构
载流子
缓冲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热传导特性研究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热传导
热阻模型
温度分布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稳定性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稳定性
电流-电压混合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效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有机发光器件 电荷产生层 叠层 三氧化钼 碳酸铯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器件制备技术及器件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6
页数 分类号 TN383+.1
字数 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YJYXS20112602.01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林涛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16 57 5.0 7.0
2 张秀菊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36 281 10.0 15.0
3 刘彭义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53 370 10.0 18.0
4 王平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22 132 5.0 11.0
5 吴冰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9 54 5.0 7.0
6 王标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1 3 1.0 1.0
7 梁振锴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有机发光器件
电荷产生层
叠层
三氧化钼
碳酸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1631
相关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gdsf.gdstc.gov.cn/
项目类型:研究团队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