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中,胡适是比较稳健的一位。在胡适眼里,儒学既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支柱,也是一种学术。学问家的胡适一生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国学”。胡适把儒学称为中国的“国教”,这一点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紧密相关。胡适多次提到董仲舒在促进国家统一的大业和建设汉家制度上的功绩。他对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看法具有某种辩证的性质。他对董仲舒的学术也是充分肯定的。在胡适看来,包括董仲舒在内的汉朝的“哲人”们造出“灾异神学”并不是他们相信“天人”之间有所谓“感应”,而只不过是要用这种极其神秘的“神学”作为限制君主权力的一种威慑力量。董仲舒处在新思想、新制度的开创时期,他自己还没有传统文化中后来形成的一些惰性,他一直处在不断的思索之中。胡适之所以对董仲舒有如许多的肯定之处,是因为胡适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及其社会功用有明确的认识。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之深、之广,几乎无人可比。
推荐文章
董仲舒建构人性论的双重进路
董仲舒
人性论
双重进路
思想史
论胡适的平民化文艺实践
胡适
平民化
文艺实践
胡适笔下的曾国藩形象
胡适
曾国藩
人物品评
董仲舒“天人感应”与“阴阳”论的神学目的及伦理建构
董仲舒
天人感应
阳尊阴卑
政治伦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胡适论董仲舒
来源期刊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胡适 董仲舒 儒学 传统文化 “天人感应” “全盘西化”
年,卷(期) zgzfdxxb_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151
页数 8页 分类号 B234.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大中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胡适
董仲舒
儒学
传统文化
“天人感应”
“全盘西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0602
11-5607/D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80-721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42
总下载数(次)
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