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实践存在论美学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参与者的多样性和指导思想的复杂性是这场论争的典型特征:以极"左"思潮基础的政治化批评和以解构主义代表的后现代思潮逐渐渗透到论争者的思维机制中,演变为对实践存在论美学进行批评和评判的思维模式和价值标准。总体上看,这两种批评均缺乏实事求是、开放创新、科学严谨和相互尊重的学术精神,均不利于传承中国当代美学60多年来的学术积累。对这场论争进行仔细考察,对于认识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如何在学术争鸣中"还马克思以学"以及如何重建学术批判的建设性价值维度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巴门尼德存在论研究
巴门尼德
存在论
存在
思维
现象
本质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形式及其存在论意义
马克思
价值形式
存在论
生态美学探析
生态美学
内涵
哲学基础
发展
清初青花山水美学思想评析
儒道合流
美学
青花
山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践存在论美学之争”评析
来源期刊 中外文化与文论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实践存在论 政治批评 结构主义 心理机制 价值维度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0-12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B8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怀义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9 1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1)
  • 参考文献(1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践存在论
政治批评
结构主义
心理机制
价值维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化与文论
季刊
32开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3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