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以淮北半冬性组 A(1~20)、淮北片春性组 B(1-10)及淮南片春性组 C(1~10)3组不同类型共4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接种法明确安徽省各小麦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中抗有7个品种,占17.5%;25个品种为感病品种,占62.5%;8个品种为高感品种,占20.0%.此外,在3组别的小麦品种中抗性也存在差异
推荐文章
安徽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
小麦赤霉病
品种
抗病性
安徽省部分水稻品种(组合)对纹枯病的苗期抗性评价
水稻
纹枯病
品种(组合)
苗期
抗性鉴定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耐)病性鉴定
小麦纹枯病
品种
抗(耐)病性
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水平分析
小麦赤霉病
田间鉴定
抗性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省小麦品种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分析
来源期刊 农业灾害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纹枯病 抗性评价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
页数 分类号 S512.1
字数 115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8)
共引文献  (11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纹枯病
抗性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灾害研究
双月刊
2095-3305
36-1317/S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安徽省农科院科研楼6号楼东)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3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9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