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物探勘查并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分析,研究了广西隆安县岩溶石山区断裂带、溶洞、岩溶管道三种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电性响应特征.受构造控制或侵蚀基准面变化的影响,广西隆安岩溶石山区形成多层溶洞及岩溶管道系统,地下水主要赋存于溶洞、管道和构造裂隙中.地球物理上,断裂带及多层洞道系统均表现为纵向低阻条带的电性特征,但储水构造充填物或是水或是泥,难以用电阻率参数加以区分.为提高解译精度,结合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物探资料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并在勘察工作中采用在高阻中找低阻、低阻中找高阻的找水定井方法,基本避开了泥质充填的难题,提高了成井率.
推荐文章
浅谈地下水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几个问题
地下水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
综合解译
地下水矿化度检测的地球物理方法
水质
矿化度
测井
自然电位
电阻率
西部地下水资源勘查的综合地球物理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地下水勘查为例
地下水
水文地质
地球物理
基础地质
含水性
水质
示范区
地球物理测井在沙特阿拉伯地下水开发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测井
含水层确定
水泥胶结测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西隆安县地下水储水构造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及其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岩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岩溶水 储水构造 泥质充填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0
页数 分类号 P631
字数 44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810.2011.01.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93 480 12.0 18.0
2 朱庆俊 31 173 8.0 12.0
3 李戍 8 57 4.0 7.0
4 孙银行 14 85 6.0 9.0
5 李凤哲 10 75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1)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45)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地球物理响应特征
岩溶水
储水构造
泥质充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岩溶
双月刊
1001-4810
45-1157/P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33543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1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