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5个尾巨桉无性系的原木旋切单板的研究表明,5个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应力波传输速度及原木端裂指数、出材率、原木价值及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价值方面均存在差异。单板出材率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32-28〉DH61-1〉DH32-26〉DH33-27〉DH15-3,原木生产单板价值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61-1〉DH32-26〉DH32-28〉DH33-27〉DH15-3,单位材积原木生产的单板价值从高至低的顺序是DH32-28〉DH32-26〉DH61-1〉DH33-27〉DH15-3。影响单板出材率的主要因子是原木的弯曲度;影响原木单板产品价值的主要因子是大头直径、小头直径、最小小头直径和木材密度;影响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产品价值的主要因子相关性从大到小依次是木材密度、弯曲度、小头最小直径和端裂指数。从小头最小直径能较好地预测原木的价值,相关系数达0.8949;小头最小直径和弯曲度可以预测单位材积原木的单板产品的价值。建立的5个回归方程为原木分级和定价销售提供了依据。无损检测立木木材密度(Pilodyn测定值)和应力波传输速度能够较好地预测原木端裂指数,但是并不能由此预测单板出材率或原木价值。本研究为通过育种和营林措施培育高价值胶合板单板用尾巨桉木材提供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尾叶桉无性系多点遗传分析及优良无性系选择
尾叶桉无性系
生长分析
无性系×地点互作
早期选择
尾叶桉无性系多性状遗传分析
尾叶桉无性系
生长分析
无性系×地点互作
早期选择
尾巨桉3个无性系外植体诱导技术研究
尾巨桉
无性系
外植体诱导
预热处理对改善尾巨桉木材干缩性和材色的研究
预热处理
桉木
干缩率
颜色
材性改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5个尾巨桉无性系材性、单板生产与价值的研究
来源期刊 桉树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尾巨桉 材性 单板 产品价值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分类号 S781
字数 59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3172.2011.02.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彭彦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65 680 14.0 22.0
2 谢耀坚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130 1807 22.0 36.0
3 陈少雄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111 1326 20.0 32.0
4 吴志华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 96 1132 18.0 3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尾巨桉
材性
单板
产品价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桉树科技
季刊
1674-3172
44-1246/S
16开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大道中30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4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