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6年对东南极中山站附近湖冰和固定冰的热力学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基于观测数据比较湖冰和固定冰热力学生消过程;分析湖冰和固定冰温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规律;计算不同深度层湖冰和固定冰的垂向热传导通量.结果表明:观测的湖泊和海岸区均在2月底至3月初形成连续冰层;湖冰9月底至10月初达到最大冰厚,早于固定冰1-2个月,湖冰最大冰厚在156-177 em之间,固定冰最大冰厚在167-174 em之间;湖冰和固定冰温度相对气温变化均存在高频衰减和相对滞后,随着深度增大其高频衰减和相对滞后均有所增大,其中固定冰更为明显,这导致相同深度的海冰垂向热传导通量小于湖冰的相应值;融冰期,固定冰脱盐过程导致其融点温度有所升高,从而出现冰温高于当地海水冻结温度的现象.
推荐文章
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生消过程观测
海冰
积雪
厚度
热力学
南极
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生消过程观测
海冰
积雪
厚度
热力学
南极
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固定冰的夏季变化
固定冰
物理性质
变化
南极
夏季
2015年南极中山站气象和海冰特征分析
南极中山站
气象
大气环流
海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南极中山站附近湖冰与固定冰热力学过程比较
来源期刊 极地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海冰 湖冰 热力学 厚度 温度 南极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9-298
页数 分类号 P343.6
字数 72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84.2011.0028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军 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58 1539 19.0 29.0
2 张占海 26 306 11.0 16.0
3 雷瑞波 12 107 7.0 10.0
4 程言峰 6 107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冰
湖冰
热力学
厚度
温度
南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极地研究
季刊
1007-7073
31-1744/P
16开
上海浦东金桥路451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4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2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