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由黄芪、甘草、人参、橘皮、升麻、柴胡、白术七味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用。以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疟痢脾虚,久不能愈为其主治。近年来人们对该方进行大量的药效学实验研究,为指导临床拓展运用及传统古方开发奠定了基础。1益气健脾李燕舞等〔1〕研究发现,大黄致脾虚模型大鼠胃壁细胞电镜下可见明显扩张的分泌小管,小管内可见增长密集的微绒毛,囊泡状结构少见,未见线粒体结构异常,提示脾虚大鼠胃壁细胞超微结构呈应激状态,补中益气汤对其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有恢复作用。郑小伟〔2〕等研究提示,脾虚大鼠胃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的结
推荐文章
白头翁汤现代药效学研究
白头翁汤
药效学研究
伤寒论
复方酸枣仁汤的药效学研究
复方酸枣仁汤
自主性活动
电激怒
睡眠百分率(%)
睡眠持续时间
伏立康唑的药效学研究评价
伏立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药效学
治疗药物监测
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观察
补中益气汤
甘温除热
癌性发热
中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中益气汤现代药效学研究
来源期刊 吉林医学信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中益气汤 脾虚大鼠 药效学实验 脾虚模型 超微结构 线粒体结构 分泌小管 益气健脾 恢复作用 《脾
年,卷(期) 2011,(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中益气汤
脾虚大鼠
药效学实验
脾虚模型
超微结构
线粒体结构
分泌小管
益气健脾
恢复作用
《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吉林医学信息
月刊
大16开
吉林长春市建政路971号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2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