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主要对美国现实主义法学家卢埃林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现实主义法律思想进行探讨,试图梳理其规则怀疑主义、事实怀疑主义的主张。学者一般将卢埃林归为规则怀疑主义,弗兰克归为事实怀疑主义。本文则认为,卢埃林是兼有'规则怀疑论'和'事实怀疑论'的。卢埃林的规则怀疑主义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体现在《荆棘丛》这本书中。他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法院如何解决问题,规则只在预测法院如何解决问题这个层面上具有意义。甚至,他认为规则的预测作用并不大。首先,法官很多时候只是宣称遵守规则,却常常避免使用他们不喜欢的规则。法官运用各种工具使得某条规则符合其结论,再把法律规则写进判决理由,让人们以为这些规则就是其得出结论的判决理由。其次,法官受到判例的约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格,这也导致了规则的预测作用不大。1931年卢埃林在两篇论文中,系统阐述了其规则怀疑论。这是其规则怀疑主义的第二阶段。卢埃林通过阐释'规则'、'权利'、'利益'这些术语的模糊性,批判了传统的纸面规则的局限性,并分别从纸面、实践对权利、利益、救济进行研究,提倡法理学的研究中心应该是行为,认为法律无非是对法院的判决作出预测,法学研究的目的就在于提高这种预测性,而这最好是通过对行为的研究来实现。卢埃琳的事实怀疑主义在《荆棘丛》中提及,主要体现在他对判例法体系的阐述中。首先,基层法院要通过双方的陈述了解双方争议的问题,但最终法院确定的事实只是假定的事实。其次,陪审团决定事实,作为法律门外汉的陪审团,难免作出不当的推论。再次,审判过程中,事实经过了层层过滤,最终得到的假设的事实与原始事实之间距离甚远。又次,从事实、规则再到判决的逻辑颠倒让我们无法发现真正的事实。最后,一些法
推荐文章
臧克家的现实主义诗学理念
现实主义
新诗
臧克家
理念
论超现实主义艺术
超现实主义艺术
精神废墟
西方超现实主义与现代景观
艺术
景观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景观
超现实主义对现代陶艺创作的影响
现代陶艺
自然的超现实主义
有机的超现实主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解读
来源期刊 私法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卢埃林 现实主义法学 规则怀疑主义 事实怀疑主义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5-277
页数 23页 分类号 D9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万宝 北京大学法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卢埃林
现实主义法学
规则怀疑主义
事实怀疑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私法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理科5号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