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台站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南汇国家一级站和小洋山气象站为对象,对2010年11月30日-12月2日上海一次大雾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本次过程动力和热力特征的分析,揭示了本次过程的成因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对流层中低层暖性高压脊为大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条件;中低空下沉气流的存在有助于近地层的弱风条件和稳定层结的建立;小洋山站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各物理量在其南北方向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11月30日夜间南汇站和小洋山站的能见度出现显著差异。
推荐文章
贵州省一次大雾天气过程分析
接地逆温
大雾
湿度
哈尔滨市冬季一次大雾形成及对空气质量的分析
烟尘
空气质量
PM10
逆温
Tlnp图
宁夏北部地区一次大雾天气分析
大雾
宁夏北部地区
天气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上海市一次大雾天气的生消机理及空间差异分析
来源期刊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能见度 下沉气流 稳定层结 动力和热力特征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8
页数 8页 分类号 P458.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国民 10 91 5.0 9.0
2 曹庆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能见度
下沉气流
稳定层结
动力和热力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
半年刊
16开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5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