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前寒武纪一寒武纪转折期是地球历史演化的重要阶段之一,不仅纪录了后生动物的产生、灭绝以及加速分异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海洋地球化学明显的变化、长期全球性海洋缺氧等.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重要时期地球表层环境演变及动力机制,我们对湘西地区台地一盆地转换带不同沉积类型及空间变化进行了重点解剖,发现寒武纪最早期该地区在台一盆转换带上,碳酸盐岩与硅质岩地层呈现一种截然接触,显示硅岩的形成受张性同生断层控制;该带内硅质岩成分、结构独特,主要有富管、孔丘状硅质岩、漏斗状/楔状硅质岩和脉状硅质岩体,为深部富硅热液流体沿(同生)断裂向上运移到海底喷流后沉淀(硅烟囱)而形成的一套硅质沉积.此带向盆地方向,主要发育层状硅质岩,反映热液活动衰减而海水影响增强.考虑到扬子北缘及南缘台一盆转换带的硅质岩广泛分布,因此,热液活动很有可能沿着台地边缘发育,规模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热液来源的富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还原性流体和温室气体进入海洋或大气,加速气候变暖以及海洋缺氧和富营养化.热液活动后期,由于地壳热力衰减、盆地沉降导致大规模海平面上升,深部富营养盐随上升洋流被输送至浅部,促使生物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进而形成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黑色岩系沉积.
推荐文章
塔里木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演化
塔里木地区
寒武纪
岩相古地理
控制因素
俄罗斯北极地区前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特征
俄罗斯北极
前寒武纪
岩相
古地理
下扬子地区寒武纪层序格架及古地理演化
下扬子区
寒武纪
层序
岩相古地理
中扬子地区早寒武世构造—沉积样式与古地理格局
早寒武世
中扬子
断块掀斜
碳酸盐台地
富硅热液活动
台地淹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湘西地区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碳酸盐-硅泥质沉积体系的截然转换:地层-沉积样式,形成机理及意义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 碳酸盐岩 硅质岩 同生断层 热液活动
年,卷(期) 201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41
页数 分类号 P534
字数 104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1.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建国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59 826 16.0 27.0
2 陈代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31 763 14.0 27.0
3 韦恒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7 72 6.0 7.0
7 遇昊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重点实验室 7 66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7)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期
碳酸盐岩
硅质岩
同生断层
热液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