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以陕西某热电厂粉煤灰碱溶脱硅液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工艺制备白炭黑.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得到了碳化的优化条件为:实验反应温度85℃,CO2通气速度500 ml·min-1,偏硅酸钠滤液的浓度17.8°Bé,搅拌速度100 r· min-1,反应时间2.5h.采用普通干燥方法,制备了白炭黑制品BTH-01,达到GB10517-89中A类白炭黑的指标.以该工艺为对象,分析CO2通人过程中,不同pH值下,体系发生的反应,并利用核磁共振测试手段追踪硅胶的形成过程,较好地描述了硅在碳化反应的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为分析白炭黑制品的结构提供了理论根据.
推荐文章
粉煤灰气相法制备纳米白炭黑研究
粉煤灰
气相法
纳米SiO2
白炭黑
粉煤灰制备矿物聚合材料正交实验研究
粉煤灰
矿物聚合材料
正交实验
粉煤灰提铝残渣低温碱溶过程工艺研究
粉煤灰提铝残渣
碱溶
二氧化硅
氧化铝
溶出率
粉煤灰制备聚硅酸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粉煤灰
聚硅酸
絮凝剂
污水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粉煤灰碱溶脱硅液碳化法制备白炭黑的实验与硅酸聚合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粉煤灰 碳化 白炭黑 硅的存在形式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80-3587
页数 分类号 X7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8-1157.2011.12.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鸿文 中国地质大学矿物材料国家专业实验室 146 2829 30.0 4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19)
二级引证文献  (11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23)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7(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8(25)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20(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灰
碳化
白炭黑
硅的存在形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