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2009年底我国31个省级地区统计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显著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宏观结构性因素主要是人口的城乡结构(城镇人口比重)、就业结构(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和产业结构偏离度等3个变量,产业结构(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城乡消费水平对比、最终消费率、资本形成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就应该加快破除各地区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性障碍,构建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加速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在强化产业功能基础上提高城镇化率,完善城乡人口结构;加大城乡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升非农就业水平,优化就业结构,提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程度.
推荐文章
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动态分析
区域经济
发展水平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山西省
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
因子分析
评价指标
基于DMSP/OLS数据的我国省级经济发展水平研究
DMSP/OLS
夜间灯光数据
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中国省级区域
聚类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宏观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构性因素分析——基于31个省级地区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就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 城乡一体化
年,卷(期) 2011,(2) 所属期刊栏目 区域经济发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3
页数 5页 分类号 FD61.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就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调整
城乡一体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经济体制改革
双月刊
1006-012X
51-1027/F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155号
62-169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9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07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