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大多采用矩形截面,存在自重大、运输及吊装困难等问题,提出了U形与倒T形两种预应力预制叠合梁.进行了3根U形预应力预制叠合梁、3根倒T形预应力预制叠合梁与1根整浇梁的对比试验,研究其破坏机理、受弯承载力、短期刚度、变形特征及裂缝分布等,并将试验结果与规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从开始加载到破坏,叠合梁与整浇梁表现出相同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叠合梁的开裂弯矩、极限弯矩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按整浇梁计算时比真实结果偏于安全;叠合梁的短期刚度及平均裂缝间距实测值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10.0进行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有限元结果表明:配筋适当的叠合梁与整浇梁的整体破坏特征基本相同;对于采用自然粗糙面的叠合梁,可不考虑叠合面相对滑移而按整浇梁进行计算分析.
推荐文章
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
二次受力
裂缝间距
短期刚度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
活性粉末
混凝土
叠合梁
受弯性能
刚度
预应力混凝土钢肋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叠合板
钢肋
静力试验
理论分析
受弯性能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应力叠合梁受弯性能研究
活性粉末
混凝土
叠合梁
受弯性能
刚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应力预制叠合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建筑结构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叠合梁 预应力 预制构件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受弯性能
年,卷(期) 2011,(5)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5
页数 分类号 TU378.2|TU317.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方伯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7 818 19.0 25.0
2 周绪红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85 1715 25.0 37.0
4 黄海林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7 181 6.0 7.0
5 陈伟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5 200 7.0 14.0
8 王锐之 1 2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9)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叠合梁
预应力
预制构件
静力试验
有限元分析
受弯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建筑结构学报
月刊
1000-6869
11-1931/TU
大16开
北京三里河路9号
2-19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89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964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