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某堆积体滑坡位于狮子坪水电站近坝库段右岸,属崩塌堆积体在水库库水作用下沿基覆界面发生的后退式逐步破坏滑坡.2009年9月水库初次蓄水导致了崩塌堆积体强烈变形破坏,对317国道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该崩塌堆积体滑坡成因机制对317国道沿线同类型滑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堆积体结构以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结合水库蓄水过程坡体变形破坏迹象,研究了该崩塌堆积在水库蓄水过程中的变形机制,评价预测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堆积体在现有2490 m水位天然条件下处于蠕滑状态,在暴雨及地震或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2540 m的条件下,滑坡将发生失稳破坏;堆积体进行了必要的应急治理后,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推荐文章
某水电站左岸B20崩塌堆积体稳定性研究
崩塌堆积体
边坡
有限元方法
极限平衡理论
三家村堆积体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堆积体
成因
稳定性
基于FLAC 3D的某库区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滑坡
稳定性
水位骤降
强度折减法
FLAC 3D
乌弄龙水电站坝前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堆积体
崩塌
成因机制
变形破坏
乌弄龙水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库蓄水对317国道某崩塌堆积体稳定性影响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库蓄水 崩塌堆积体 变形机制 稳定性
年,卷(期) 2011,(4)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8,53
页数 分类号 TU4133
字数 3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485.2011.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沈军辉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95 994 17.0 27.0
2 彭昌翠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7 28 3.0 4.0
3 刘海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9 81 5.0 7.0
4 司洪涛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库蓄水
崩塌堆积体
变形机制
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