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士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液内血管活性物质的调节作用.方法 用两肾两夹法造大鼠高血压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收缩压分层,分成模型对照组、高(土茯苓6 g/kg)、中(土茯苓3 g/kg)、低(土茯苓1.5 g/kg)剂量组和阳性组(卡托普利5 mg/kg);试验期间各组经口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每周测定血压1次,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血液中ANP、NO、ET、CGRP和AngII水平.结果 土茯苓显著降低了肾性高血压大鼠SBP、DBP和MBP(P <0.05,P<0.01),同时显著降低了ANP、ET的水平(P <0.05,P<0.01),升高了NO的水平(P<0.05).结论 土茯苓具有一定的降血压作用,其作用途径可能通过降低ANP、ET和升高NO的水平,而发挥血压调节的作用.
推荐文章
四逆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四逆汤
肾性高血压,大鼠
靶器官
血管活性物质
针刺对大鼠不同状态血压调节作用的机制
针刺
血压
双向调节
作用机制
针刺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效应
高血压,肾性
针刺
内皮缩血管肽类
一氧化氮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茯苓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和机制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土茯苓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年,卷(期) 2011,(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0
页数 分类号 R285.5|R33
字数 3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856.2011.12.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99)
二级引证文献  (93)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4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茯苓
肾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血管活性物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月刊
1671-7856
11-4822/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5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6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5033
论文1v1指导